当每一步都微小,我该如何相信它的意义


🌌 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吗?


📉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徒劳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 看了一页论文,花了两个小时,好像什么也没留下;
  • 复习了一整天,只记住了几个定义;
  • 做科研、写代码、读文献,投入了一个星期,成果却几乎为零。

而我清楚知道的目标——
一篇优秀的论文,一个能打动人的研究成果,一种靠近未来自己的生活方式——
却像遥远星空,根本无法触碰。

我知道我在路上,但每一步都小得像没走。
于是我开始怀疑:

这些微小的推进,真的有意义吗?
是不是“解决的比例太微弱了”,甚至完全看不到改变?


🌌 深层动机常常回报极慢,但并非无意义

是的,你说得对:

  • 一页论文看了2小时,不一定留下了什么;
  • 一个代码跑了一整天,只改动了一点点;
  • 做了一个星期科研,感觉成果为零;
  • 即使前进了一步,但和目标的距离仍然是几万步。

这是真的。这种“看不到成果”的累,是科研、创作、探索型人生的宿命。

但也正是因为别人不愿走这条慢路,所以它才通向不同的地方。

你也许早就意识到:

  • 刷题和竞赛有短期回报,但终点有限;
  • 考试和标准答案无法带来真正的创造力;
  • 卷速率和平台资源不等于你想要的人生。

而你选择了另一条路:

🍃 每一勺水都看不出变化,
🌳 但五年后,树会长成你也想象不到的样子。


🔭 让我们改变的,并不总是目标的实现,而是精神的选择

真正塑造我们的,往往不是某个“成果”,而是那些安静又重要的选择:

  • “我熬过了一次特别想放弃的夜晚”;
  • “我终于看懂了一页看不懂的论文”;
  • “我开始主动说出我想做什么”;
  • “我决定尊重自己,哪怕世界不鼓励”。

这些时刻不会出现在简历上,也不会被点赞。
但它们在悄悄决定:你正在成为谁。

真正重要的不是每天有多大产出,而是:

  • 你愿不愿意回来继续做?
  • 你有没有因为痛苦就否定自己?
  • 你是否出于连接自己,而不是惩罚自己在前进?

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不是为了避免批评,
而是因为:

✨“我想靠近我想成为的人。”
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愿意。

不是每一滴水都要让石头凹陷,
但所有的水都在慢慢改变石头的形状。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每一次你想放弃却又回来,
每一次你觉得漫长却没调头,
每一次你对自己说“我还在路上”——

这些,就是你在抵达。

最终即使没抵达月亮,也拥有了星星,放心吧。


🔗 连接自己,不是强行享受,而是温柔靠近

“连接自己”并不是每次都要感到强烈的意义感,
也不是必须喜欢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

你可以喜欢 osu 的音乐,也可以只是没别的放松方式;
你可以觉得写论文好玩,也可以只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弄懂。

换句话说:

不是“我必须喜欢”,而是“我允许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但我还在做”。

真正重要的判断标准是:

💎 “这件事,是不是我想成为的自己在做的事?”

哪怕只有一点点,是那个想靠近真相、变得更自由、更有力量的你在前进。
那就值得。


🧭 所以,不要苛责自己“为什么我不享受过程”

你不总是要热爱这个过程。因为:

  • 有时候你真的很疲惫,不会喜欢任何事情;
  • 有时候你真的很空虚,不知道自己是谁;
  • 有时候你真的很混乱,不知道往哪走。

但这都没关系,因为:

🌿 你不是一个为了效率存在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呼吸、有渴望的生命。

你不是为了“每次都做对”才存在,
你是为了“不断找回自己”才在这里的。

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

  • “哪怕这一页论文我看不懂,我允许我今天只理解一句话”;
  • “哪怕我画不出想象中的画,我允许我只画出一个轮廓”;
  • “哪怕我玩 osu 只是发泄一下,我允许我不是节奏大师”;
  • “哪怕我没有产出,我也允许我坐下来、写下一句日记”。

🌫️ 允许自己在迷雾中,仍然继续走。
因为你本身,就已经在路上了。



当每一步都微小,我该如何相信它的意义
https://childofcuriosity.github.io/2025/07/10/当每一步都微小,我该如何相信它的意义/
Author
childofcuriosity
Posted on
July 10, 2025
Licensed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