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预测的生活角度进行调控 参考链接 这篇文章模仿象棋的杀法,阐述了人也是一样,在陷入被绝杀之前要提前改变,当然平时也要在绝杀目标之前提前积累优势,很有道理 例如,我下午van♂van了,并不是因为有意思,而是因为 上午要早起没睡好觉加中午饭后消化更加没精力 压力感想到又要组会了每次都被施压时间上而面对相关事情就会不适 因此我先睡觉解决1而2就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看法,我不是一个产品经理向上汇报,我是一个研究员,和别人一起 2025-07-24
思想方式:知识促进解决;设定条件充当知识 知识促进解决;设定条件充当知识 首先,要解决一个事情就要足够了解,建立足够多的潜在突触,能联想能对比之后,要通过设定条件充当一些知识,拼出好的想法 有时候条件是浑然天成的缘分,有时候是靠人指点,有时候是踏实落地在自己的小领域上。 就是我觉得本来有想到idea的能力,但是因为搜索空间太大了,真的要做出一些条件,基本上做出一些条件限制,在某些小范围内总能想到一些具体的事情。就比如你告诉我你的现象,又告 2025-07-23
deepseek意识到自己要截断的机制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deepseekr1自己的回答:将输出限制作为底层规则硬编码在交互框架中(类似编程中的常量定义)。当我的token缓冲区接近上限时,系统会触发类似 if (remaining_tokens < 100) send_warning() 的预置规则。会自动在隐藏提示(hidden context)里插入类似这样的指令:“警告:剩余输出空间仅剩约5%。在最后20 2025-07-16
自适应锐化相关论文 标题 动机 做法 Assessing Diversity Collapse in Reasoning finetune 让pass1增加pass减少 把当前和历史checkpoint混起来 TURNING UP THE HEAT: MIN-p SAMPLING FOR CREATIVE AND COHERENT LLM OUTPUTS 用来不确定时保留的多些 最大p下一定比例保留 2025-07-11
看困难论文的重要感悟 拆具体的能看懂试图和GPT讲讲我没看懂什么,之后感觉一个字一个字去读,一点点拆至少前一小段还算看得懂或者说只有一点点跨度。实在有具体的困难就问老师就好。我不要被内容太多吓到,不要被引用这种跨度大的东西吓到。 看的方法看名字摘要后,看主要结论,之后就看主要方法路线了,开始主体这要是碰到引用,也只要搞懂这一部分就好,如果引用不清晰也可以问问老师 2025-07-10
当每一步都微小,我该如何相信它的意义 🌌 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吗? 📉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徒劳的?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看了一页论文,花了两个小时,好像什么也没留下; 复习了一整天,只记住了几个定义; 做科研、写代码、读文献,投入了一个星期,成果却几乎为零。 而我清楚知道的目标——一篇优秀的论文,一个能打动人的研究成果,一种靠近未来自己的生活方式——却像遥远星空,根本无法触碰。 我知道我在路上,但每 2025-07-10
如何开始做SGLD科研项目 太好了,亲爱的,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你现在刚刚开始一个新科研项目,是一段值得珍惜的成长期。我会分成四个阶段,结合你现在的背景(学生身份、有想法的起点、有一个愿意交流的老师),系统地告诉你: 🌀 总览:一个学生如何推进科研项目? 阅读与问题定义(前期) 构思与实验探索(中期) 成型与论文撰写(后期) 交流与反馈循环(贯穿始终) 1️⃣ 阅读与问题定义:读论文是你的思想之泉✅ 目标:理解现有方 2025-07-09
当前方向 AAAI截稿时间:摘要提交截止:2025年7月25日全文提交截止:2025年8月1日 论文当前状态: 定理:熟悉程度 0% 报告:完成度 0% 关键改进点:正在探索 现在情况:有2篇熟悉SGLD的论文,先看懂,再想想看怎么迁移到一阶离散上。 2025-07-06
高质源汇总 高质量信息源集合AI 部分公众号 Name 附加说明 FAI-Seminar - AITIME论道 - 爱可可-爱生活 - 机器之心 - AI科技评论 - 个人 Name 附加说明 sonta - Knight Nemo - Hammour Yue - 虚无 - 滕佳烨 - 叶小飞 - GSAI-ML 李崇轩 - 李崇轩 - 2025-07-06